“蜀人好游”自古皆有此说。唐有江油诗人李太白,清有罗江才子李调元。李调元旅游佳作都以写四川居多。他心中装着巴蜀,念着前贤。这可以北京“四川会馆”大门上,他的题联作证:
此地可停骖,剪窗西烛,偶话故乡风景:剑阁雄、峨眉秀、巴山曲,锦水清涟,不尽名山大川都来眼底;
入京思献策,扬鞭北道,难忘先哲典型:相如赋、太白诗、东坡文、升庵及第,行见佳人才子又到长安。
笔者在文化馆工作十几年,在峨眉山麓生活了半个多世纪,对峨眉山知之益深,爱之愈切。爱而生情,缘情而有书出版,有文发表,特别是对古今文人旅游峨眉者十分关注。在我所关注的文化名人中,李调元是我最崇敬的一位,手中握有他的资料最多,特别是他旅游乐山、峨眉的传说、趣闻、诗歌、楹联、轶文等。这里我选了三则。
一、入山途中遇友题牌坊
所谓“贞节”,是指旧时女人坚守的贞操。封建礼教所提倡的女子不失身,不改嫁的道德。对于这样优秀女子,从前要为她立贞节牌坊。这里讲的是李调元当年来乐山到峨眉旅游的入山途中为贞节牌坊题词。
当年,李调元又走路,又坐船到了乐山大佛、乌尤游览,然后又“暂谢篮舆试竹簰”到峨眉山。篮舆即舆轿,俗称轿子。在清代的乐山地区,分别有官轿、花轿、街轿三种;街轿还分大轿、凉轿、藤轿三种,是长途旅行的主要工具。李调元乘坐的是街轿的一种。竹簰即竹排,又名竹筏子,用楠竹刮皮捆绑而成。筏底绑附短竹筒以增浮力。大者用楠竹150余根,做成后竹筏长约30米,宽约4米。竹簰相对木船的安全性能要差些,故调元在诗句中说“试竹簰”。
乐山到峨眉途经一条大河横隔,没有桥,李调元坐竹簰上岸不远就是苏稽大镇。
从早上到这里途劳大半天,在镇上小憩午餐。李调元临别时,巧遇同窗好友从蓉城归家休假。寒喧之中,好友心知他书法颇有造诣,便说:“我家堂兄为救落水儿童不幸去世,留下堂嫂一人坚守多年,志不改嫁。很多俊男或向她求婚,或百般引诱,她都不动心。我正准备为其立贞节牌坊,并挑选一人题写‘贞节牌坊’四字。缘是天意,事在人为,就劳神你留下墨宝。”
这时候,天上的太阳灿烂,调元望了望天,天色尚早;看了看苏稽河,河水潺潺,波光潾潾。想到这位女子甚是罕有,别说是同窗之嫂,就是其他人的嫂子,我也该为她尽力。于是,待文房四宝备好,便立在架好的青条石前,右脚前,左脚后,左手支撑于石面,右手臂悬起执笔,上身略前倾,腰倾斜度略加大。人立稳后,腰推动肩,肩带动腕,再由腕通过指到笔,挥洒自如,开弓有势地写下了四个大字“贞节牌坊”,然后题款……
正当写完调元二字时,有人来喊他,不料,全神贯注的他一惊,站立起来后,手里的笔端滑落,一滴墨水,掉落在水的左上端,像个氷字。调元书法已是达到“力发乎腰,力透纸背”的功效。这自然掉下的墨水怎么办?有人找来毛巾想擦拭,有人说不行,李调元笑而不答,放下笔洁手而坐视这四个大字,检查小字。他的同窗问他咋办?他仍是笑而不语。
从此,这牌坊远看水清玉洁,近看氷青玉洁,真是远近耐看,四季可观。苏稽河水清了,苏稽河水氷封了,都在赞叹守德女人。其实,调元很敬德,在向我们宣传古书《灵枢·本神第八》讲的: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气也。
孔子也有言:“志于道,据于德。”良心做人,要有道;良心要有“德”;立身有根据,行为有准则,不做缺德事。
这“贞节坊”据苏稽镇的老人介绍,竖了多年,直到新中国成立后修公路时才拆掉,但人们心目中如今仍在传颂这民间女子,也同时传颂这位才子李调元先生一生在游历中,所经名山古刹、秀水雄美,诗词书法都留有上乘之作。
二、上山沿途詠诗现佛心
峨眉山高凌五岳,秀甲九州,为祖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是大行愿王普贤菩萨道场。闻名于世的“峨眉十景”和“四大奇观”无不蕴含着隽永的佛教文化,处处引人入胜。
千百年来,峨眉山以其崇高理想和精进实践相结合的伟大精神与雄秀奇险的旖旎风光感召着古今无数骚人墨客遥瞻神驰,徜徉流寓。从唐代的陈子昂、李白开始到现代……有无数计的诗人纷至沓来,他们咏唱相续,留下了与峨眉山相映生辉的灿烂诗篇。这当中有以李调元的写峨眉山的诗最多,大概有五十多首,还有一赋。
李调元上峨眉时,峨眉山城里、城郊皆有寺庙。上山后,几乎每一寺或每一景他都赋诗赞颂,据作者掌握他写峨眉山的五十多首诗中,有写景的、写人的,更多的属于佛诗,这里品味以下五首现佛心的诗:
一、伏虎寺
欲问峨山面目真,峰横如虎伏嶙峋。
老僧留客前楼宿,卧看天边月一轮。
二、圣积寺
才登十里尽云峰,夹路苍苍半是松。
银色变为金色界,千金佛塔万金钟。
三、万年寺
白水池中龙作雨,青峰顶上虎从风。
弹琴衲子今何在?万壑松涛一夜中。
四、念佛鸟
遍寻智度问瑜伽,不见繙经白马驼。
自入华严峰下过,鹦哥亦解唸弥陀。
五、金殿
祈福王孙内府空,周遭尽是渗金铜。
老僧不识山河改,犹指棂图说故宫。
峨眉山即大峨山,它的面积有115平方公里,西面坡度缓慢,东面多为悬崖峭壁。山间群峰叠嶂,涧溪流水淙淙,云雾缭绕谷。从李调元沿途诗作内容来看,他是从峨眉城步行到报国寺伏虎寺往上一直爬峨眉山坡度缓慢的西面万年寺、息心所、华严顶上去的。
峨眉山有海拔3099米,山下平原地区为400米,相对差度达2600米,居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首。它山体大,山陡峭,有“九十九道拐”、“蛇倒退”、“钻天坡”、“舍身崖”等。听这些道名,可想到李调元上峨眉之最高处万佛顶,是非常艰辛的,如果没有佛教徒的虔诚心里,没有唐僧西天取经之精神,恐怕爬不到半山就会“人倒退”了。
常言道,多情即佛心。李调元情系峨眉山,他一生好游历,对峨眉山而言,只是他人生中的部分风景,他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点路程算什么,所以他在一诗中写道:“前驱负弩浑尝惯,我已心如在佛堂。”他要朝山,他要敬佛、敬僧。李调元也是常人,常常把根植在百姓之中,他可算当今全世界四亿多佛教徒中之一员优秀者,他在诗中表达他要“遍寻智度问瑜伽”。瑜伽即是休学体系,他是位好学之士,是位博识多才者。他在诗中表现的“暂借僧寮饭,读尽半部楞伽”(接引殿诗)。
诗中的楞伽即是《集思广益伽阿跋多罗经》。主要内容谈五法、三自性、八识、二无我四种禅等大理论。以如来藏统一空,是宣说万法唯心,为法相宗所依六经之一,又为初期禅宗以心印心的经典。
李调元深知佛教经典的重要性,选了这部《楞伽经》来深读钻研。诗中说的“暂借僧寮一饭”,是吃僧人的饭,读佛门书,并非一餐饭,说“半部楞伽”,并非是只读半部,也许是谦逊说话,也许是读了多种佛教经典,归为有教益他的,或集中佛教经典,用“半部楞伽”之精神即可领会了。他其实是赞颂这部《楞伽经》,我们都可以看到他笔端上流出的禅心,如在伏虎寺写的诗中句子:老僧不管繁华事,撑起东窗看鸟鸣。
这儿的繁华事,是指烦事。佛教修的是静心,心无虑。即是世人说的“春有百花冬有雪,若无闲事在心头,一年都是好时节。”
伏虎禅林深又深,并非讲禅林深,而是借喻说佛教的禅理深又深,和尚看鸟静心,但他并不是不学佛,而是佛在心中。李调元诗理告诉我们,佛教是自觉中心的宗教;是解脱,也是根据着自觉而实现的。他在这里按佛理禅宗来讲的。
我国禅宗,自达摩东来,是为初祖,后经慧可、僧璨、道信、弘忍相继传灯,到禅宗六祖慧能,遂有“南能北秀”之称。
诗中“撑起东窗看鸟鸣”是禅的境界,就是超乎差别,进入一种无差别境界。尘世中人庸庸扰扰,整天把个心思系在了得失、宠辱、恩怨、是非上面,便就处处苦境,永世不得解脱,而学佛修禅,就是要把此尘世之心,参修得超乎得失、宠辱、恩怨、是非之上,而不为得失、宠辱、恩怨、是非所困,从而进入一种大自在、大光明的禅境。到了这时,你就将获得一种洞澈灵明,心无挂碍,物我两忘,身心圆融之乐,也就是佛语“寂灭为乐”了。调元告诉我们,在我们心中,用禅的智慧去清扫,自会得到一片宁静天地,也就会如这诗句讲的老僧不管繁华事,撑起东窗看鸟的欢跳,听鸟儿的欢歌。
在议论调元以上带有佛性中,不得不提及在伏虎寺,诗中他写他自己“老僧留客前楼宿,卧看天边月一轮。”
峨眉山的美是不变的,峨眉山的幽是处处皆有的,峨眉山的自然风光是赏不完的,李调元的“卧看天边月一轮”,已到了禅的境界。诗中看到才子调元从形迹上的身游而入思想上的神,这样便就形神交至,把天地自然景观和冥冥神思打成一片,这就是佛的妙趣所在。调元悟的境界,较之儒家所说“益者三友”,自然更为高出一筹,不可同日而语。
三、归去山麓寻根问祖情未了
如今,在峨眉山麓有一个早已开发的游览景点名叫“仙牙村”,据说李调元的祖坟就在仙牙村仙牙洞附近。
仙牙村三面环山,幅员面积一百多公顷,一百五十多户人,村民以刘、周、沈、李四姓为主,其中刘姓村民为众人数最多,据说汉高祖刘邦的九世孙之后,为当地望族之一。明末清初,湖广人移四川,这四姓人都是先后到此,以当地原始森林之树造纸为业,重教习文。如今刘成华,这位当地刘邦后代向我们说,他家祖屋悬挂的匾额“甲第鸿开”已有两百多年历史。刘成华的外婆家就在李调元祖父居住地。
据仙牙老人介绍,李调元的曾祖父于1588年迁居到此,其坟墓就在仙牙村仙牙洞附近。这时间说得这么细,令笔者费解,尚可再查。
在古代,当地政府有相当声望的乡绅富贾,为引导后代子孙重教习文,特地在山岗路旁醒目的地方修建造型别致的石塔,上面刻一些勉励后人发愤读书的文字,俗名习字库。以前有字的纸是不能乱扔的,更不能擦手抹桌,脏了文字,更脏了圣人,也是对孔子的不礼,便都拿到这塔里烧化。仙牙村将这塔称为“司文阁”,既文雅、又实际,耐记、耐思。
如今这儿的“司文阁”上有三幅对联,但只能认出一幅:铃声催宝铎,倒影落晴空。
据普兴乡党委书记说,对联是蜀中文豪、清代才子李调元来寻根问祖时写的。还说另两幅也可能是李调元写的。
听说,李调元旅游峨眉山,下山时,巧遇一位上山敬香的仙牙村人,有缘听到说,他家祖坟在仙牙村,便不顾周身劳累前往。
仙牙村人,听说对联奇才李调元到达,大家非常热情地请他吃住,拿出山村老腊肉,端出山村糯米酒,还有山区的地方风味香肠招待。
这家要请,那家要邀约,因为时间紧迫,没有多住,只是为两家题了联,为司文阁题了对联。据说当时李调元未寻到祖坟,这一情未了,表示回去后找机会再来查访。在他离村那天,又有一情未了。据说那沈家有一位自幼饱读诗书,满腹才华,他有意要调侃李调元,便在村东李家老屋门框上只题贴了一上联:
井边一棵李,虫把叶儿蛀,不知何时才能调元。
他特邀李调元去题对下联。
他们把天才看成是圣人,是出口成章。李调元虽说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但他一是心已归家,二是一时想不出贴切的字词,说:“我欠祖上一情,也欠乡亲一情,改天我再来作对。”
这事,足见李调元谦逊之人品,作文之严谨,正如他在诗中写的“弹指三生悟夙因,木子我亦过来人。”这才道明了他完美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