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末年,峨嵋山下有个朱家湾,朱家湾里有个朱秀才。朱秀才姓朱名丹,连考数年都没有考上状元。他听说峨嵋山寺庙多,且安静,是个攻读诗书的宝地。于是,这年夏天,他备上行李,上得山去,走了数座庙宇,最后选定了离金顶不远的初喜亭。
这初喜亭内整整洁洁,初喜亭外古木参天,若在晴朗的夜晚。皓月斜升之时,从古木从中望去,似寒光融玉,如人间的“广寒宫”。朱丹进得庙去,按佛家规矩,烧香敬佛,那当家的灵通和尚听明了他的来意热忱接待了他。他感激不尽,决心奋力攻书,一报僧人,二也光宗耀祖。
这灵通和尚不但会当寺庙的家,而且还有很高的文才。每天深夜看到朱秀才很勤奋,感觉到他有抱负,但有的诗连字都背错了,基本功甚差,想从旁相助于他,又不便启齿,只是淡淡地说道:“秀才在攻读诗书中,需我效劳时,切忌不要见外。”朱秀才听出话意,连忙向他叩谢道:“师父能指教于我,我真感恩不尽。”
从此,灵通和尚每天诵完佛经,办完佛事之后,便专一指点朱秀才巩固文学基础,并教他撰著文章,就是天气再热也没断过一次。
有一天,朱秀才感到十分闷热,走到亭外四处寻找洗冷水澡的地方,可这是在山上,不比在朱家湾河畔旁,哪儿去找河水呢?找不着,只好又回去忍着,继续攻读。
这天晚上,朱秀才是在是难忍这酷热的天气,趁灵通和尚指导之机,向他说明要寻一个地方浸洗解暑。和尚沉思片刻,便带到亭侧一大泉水池前,说:“此乃蓄水防火灾的,你晚上趁无人之时,来这儿用水桶提些水来,消消暑吧。”
朱秀才有和尚的无微不至的帮助,白天黑夜苦读,天热了就去冲淋,日久天长,文化提高很快。考期到了,朱秀才临别时依依不舍,灵通和尚也难舍难分,送了一程又一程,分手时说:“望秀才去京城之后,常来这儿游玩。”朱秀才说:“这次上山多亏你诚心诚意相助,日后自己功举成名,我决不忘恩。若是听到我的佳音,速来京城亨福到老。”和尚见朱秀才如此这般,心情格外激动,说:“秀才稍等片刻,我转回庙内去一下,一会儿就来。”
不多时,灵通和尚来了,从长长的袈裟中搜出一纸包:“这儿有我养老的银子,拿去路上开支,以表示我微薄的心意。”朱秀才推让一阵,见和尚一心相赠,只好收下,连忙拱手道谢。和尚见他手下,心中非常高兴。朱秀才说道:“我功名若是成就,我一定专程来接你。”
朱秀才来到京城,刚好赴上考期。不久,文榜高悬,朱丹果然高中状元。几年后,朱丹状元青云直上,当了宰相。可他早把峨嵋山的灵通和尚忘得一干二净。但是,当朱秀才当了宰相的消息传到峨嵋山上灵通和尚耳里时,他真是喜出望外,奔走相告,还到佛像前恭恭敬敬作了三个辑、磕了三个头,说道:“感谢神灵保佑了朱丹,弟子代为三谢。”随后,和尚出得庙门,向着京城方向,望了许久。转来时候,他途经朱丹秀才取过水来洗过澡的“明月”池时,脑海里不断回味着他临别时讲的话,一时间胸中情感,似峨嵋山的云海起伏,心想:“我这小小的庙子也与宰相有缘啊”于是,他为了纪念这位宰相在池边上洗过澡,便飞步进庙,把庙牌取下,叫人把“初喜亭”三字涂了,写上“洗象池”三个黑黑的大字。
和尚改过庙牌后,每当看到洗象池三个字,更加想念朱丹秀才,可双眼望穿,也望不见邮差送来只言片语。半年之后和尚灵通思念心切,收拾好行李,准备好路资,千里迢迢去京城看望朱宰相。
一路上,灵通和尚道路不熟,昼行夜住,耽误了许多时间,准备好的路资不够用,就结缘,人都走瘦了才到了京城。和尚去宰相府,门差进去禀告了朱宰相。他听说峨嵋山有个和尚来求见,大吃一惊,心想:“这一定是那初喜亭来的老和尚,他怎么还没有死啊?居然找上门来了。哎,是见好,还是不见为妙呢?见了这样的人,大家晓得我是和尚相助读书才考上状元的,岂不给人笑柄?要是不相见,他一定会大闹宰相府,怎好收场?”
朱宰相左思右想一阵,觉得还是把灵通老和尚传来的好,便叫门差传话下去:“见!”不多时,和尚到了宰相的面前,鞠了三个躬,道了阿弥陀佛。朱宰相说:“何必施礼,快一旁坐下。吾只因近来公务缠身,没空函请,还望恩师海涵。”一会儿,他叫人去备好吃食,还假情假意地送和尚到饭堂。
和尚吃完饭,有两个人送来一小包破碎银钱,说道:“宰相说他公务繁忙,不能奉陪下去。再之,京城住宿困难,人员繁杂,这里给些路资,叫你快快回去。”和尚听到这些话,气得面如土色,挥手将碎银打落在地,对着苍天长长呻吟几声,拂袖而去。
京城圣地,行人如潮,人声鼎沸,好不热闹。和尚出得宰相府来,哪有心思观看这都市的夜景啊。他站在十字街头,伸手摸了摸身上,腰无半文,可哪里去找回家的路资呢?他心绪纷乱地走了几条街,猛然想起城郊有座青天寺,那有一师兄与他同时出的家,何不把这事向他倾吐呢?他打听好去处,端直走到青天寺,师兄灵运见灵通远道而来,真是喜出望外,连忙叫人端来膳食,可灵通和尚哪有心吃得进啊,他原原本本地把自己所遇的不幸事情谈了,连自己如何把初喜亭改为洗象池的事都说了。师兄说:“你别气。不知恩者,善根断灭。别去想他,人生最大的财富是健康。”
灵运师兄对师弟很好,但灵通和尚没耍几天,就带上师兄送的足够路资风尘仆仆地回到峨眉山,当他一直进庙门,看到那洗相池三个漆黑的大字,想起进京不平之事,真有一股无名怒火不断从胸中涌出,亲自搬来梯子,取下了庙牌,想更换名称,一时又无主意。
接连几个夜晚,灵通和尚都没睡个好觉,好几个早上,东方启明星还没升起,灵通和尚就起床念经拜佛了,他对佛祖爷,更加虔诚了。
有天早上,灵通和尚刚念完经拜完佛,见一书僮模样的人,牵着一匹大白象过来,象后一位头戴璎珞、身披袈裟,手持玉如意的菩萨似的老僧,微笑着向他走来.灵通和尚心里一怔,猛然想起,这不是普贤吗?早听师父说过,要善心百倍的人才能看见他显像的.于是,在一阵阵激动的心情中跑禀道:“敬见普贤菩萨,阿弥陀佛,吾乃三生有幸。请受弟子三拜。”“善哉,请起。”“谢恩”。灵通和尚回答后抬头一望,不见普贤与大象,再四方寻视,只是在那金顶方向的云海中隐约传来象蹄声。
天快亮了,东方红日冉冉升起,灵通和尚心情还没平静,走出庙子东瞧西望,见已有行人上山来了,听得几个游山的人说,山下朱家湾的朱宰相因一人命案株连,被皇上贬回田园为民,他心底道:“善哉,善哉,阿弥陀佛!”
当他转到明月池旁,看到那儿湿漉漉的一大片,池中的水仍是清沏透明的,池旁还有大象的蹄印,还有一把洗象的七星刷.他自言自语道:“原来,普贤在此沐浴过白象!”
灵通和尚忽而心生一计,为了纪念普洗象一事,不如把“洗相池”换为“洗象池”多好。于是,他立即叫人准备墨漆、金粉,请来巧匠,雕刻成“洗象池”的匾,请来附近上下庙宇的师父、弟子们,举行了一个隆重仪式。向大家讲了三定这寺庙名称的经过,然后亲自将匾端端地挂上。如今游人们还可观瞻这放着金光,来历非凡的三个大字呢!
上一篇:
峨山镇“马路桥”来历下一篇:
佛璐茗的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