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高桩彩绘绑扎技艺是四川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流传于峨眉山市境内的双福镇、符溪镇、桂花桥镇、普兴乡、川主乡等镇乡,尤以“双福高桩平台”响有盛名,手工制作技艺最为精湛。双福镇1995年被峨眉山市人民政府命名为“高桩平台之乡”,2009年被命名为四川省级民间艺术之乡。
据史料记载,峨眉高桩彩绘绑扎技艺起源于明朝永乐年间,距今已有近300年历史。当时盛行于各种庙会,每个庙会的庆祝日,一些富豪人家都要举行宫廷游园活动,利用高跷、旱船、地会等表现形式供人观赏,但内容单一,没有险、奇、惑之感。
到清光绪年间,这种活动得到进一步发展,将川戏的表演技法应用到“高桩平台”上,因川戏演完,演员一走,楼台即空,而用高桩平台模拟制作,即随时可观。最初,“高桩平台”只有人物造型,受制作材料、道具、器材等限制,没有背景衬托,整个造型只能固定在方圆一平方左右的大方桌上,没有交通运输工具,就采用人工抬走,或4人抬或8人抬。
随着历史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一改过去人工抬的历史,又由人工抬变为手扶拖拉机运行,再由手扶拖拉机过渡到大汽车,使其更具稳固性。而高桩彩绘绑扎技艺制作则更加完美、精湛,形体表演从静止到动感,从无声到有声,从无照明到灯光布景的这一历史变迁。
高桩造型的特点是:“险、奇、美、惑”。将人物高悬、腾空,或站在指尖上,或吊于刀尖上,以示其险;将人物立于转动轮上,或立于飞带之中,或扮演动物,如虎、狼、猴等,绘声绘色,脚能动,以示其奇;将高桩上的人物、儿童扮演的“会娃”童颜稚气化装逼真,服装道具制作精良,加之整体造型大方、协调,以示其美;整台高桩造型藏其机关、隐其锐角,暗中上滑轮,录音、播放等道具,使观众惑为不解,惑人耳目,以示其惑。
平台是指台面造型,不往上重叠,无惊险动作,它的造型较高桩较容易些,或站、或卧、或蹲、或坐,没有假动作,形象逼真,做工精细,好比美术中的工笔画,格外追求造型美,内容新,容量大。
峨眉高桩彩绘绑扎技艺作为传统的地方特色文化,具有很强的时代气息和浓郁的地方色彩,表现形式由传统向现代靠拢,紧跟时代脉博,为各个时期的政治和经济服务。新中国成立后,峨眉高桩平台这项独占鳌头的特色文化活动更加受到当地政府的重视。土改时,以《白毛女》、《小二黑结婚》、《梁山伯与祝英台》等故事情节来制作;文化大革命时期以《智取威虎山》、《蝶恋花》、《红灯记》等为内容来制作;改革春风吹来,就以邓小平理论旗帜宣传,如“八仙过海”等内容情节来制作;峨眉山市申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就以宣传峨眉山内容来制作,如《李白听琴》、《白龙下山》、《峨眉山神功》等。同时配合地方特色产业,如茶叶、水果、花卉等制作的《采花姑娘》、《花仙子》、《蟠桃园》等受到群众的好评。
峨眉高桩彩绘绑扎技艺是峨眉山市的拳头文化产品,不仅峨眉、乐山有知名度,在省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四川电视台曾多次采访报道,1998年2月,四川电视台“金土地”专栏播放后,又在“文化多棱镜”栏目播放;同年3月14日,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通过“旅游透视”栏目中,向国内外人士展露峨眉“高桩平台”。1984年,天津市文化局还派专人来峨眉山市双福镇学习高桩平台技术,峨眉高桩彩绘绑扎技艺流传至省外。
峨眉高桩彩绘绑扎技艺是峨眉山市人民长期以来开展各项节日文化活动的结晶,反映了人们对崇高文化生活需求和思想境界,展示了人们的聪明才智和艺术水准。传承峨眉高桩平台,对继承和发扬传统地方特色文化,推动各项文化活动和文化事业的繁荣,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上一篇:
峨眉堂灯戏下一篇:
暂未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