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的峨眉山,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长期以来佛教与道教并存,留下了许多“神秘莫测”的传说和山川风物传说,形成了峨眉山独特文化瑰宝——峨眉山民间传说故事。
千百年来,佛道两家为峨眉山的建设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并为各自教法的弘扬,编出了许多动人的神话故事。其历史之悠久,内容之广泛,代代相传,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宗教文化。峨眉山民间传说从历史上来看,可以说是佛道两家斗智斗勇的具体体现,可以看清佛、道在峨眉山的历史文化;从内容上来看,主要分为三大类别:一是道家神话,二是佛教故事,三是民间传说。其共同特点均以峨眉山的地理、殿堂、寺院、树木、动物、风物、古迹等有关。
佛教进入峨眉山后,也编出了很多传奇故事,首先是“蒲公追鹿”,说明峨眉山是普贤菩萨的道场,之后,两教为争胜求存,便以神话和故事进行激烈的论战,一直延续了近1500年,于是,产生了许许多多精致的神话故事,这在我国宗教史上是绝无仅有的。随着峨眉山佛道的发展,朝山问道拜佛的人不断增多,关于峨眉山山水、风情等民间传说也应运而生,成为峨眉山文化的又一宝贵财富。
峨眉山民间传说故事是峨眉山劳动人民在劳动之余,为丰富业余文化生活,口头创作了许多神话故事。这些神话和传说,与峨眉山的道教、佛教有关,内容多是关于仙道、和尚以及峨眉山上动物、植物、名胜、古迹的故事;其次是民间艺人,能工巧匠的故事,还有一部分是描写农民机智,土豪劣绅愚蠢的故事。
根据峨眉山民间传说故事改编的文学作品有《峨眉山民间传说故事》、《峨眉山的传说》、《康熙上峨眉》、《峨眉神话》、《峨眉山掌故传奇》、《峨眉山奇闻轶事》、《峨眉山传奇》、《峨眉灵狐》等。“峨眉山民间传说”很多,还有散见全国各种书刊报上,大概上百篇,还有改成连环画的书15本。影视作品有:《火烧红莲寺》、《封神榜》、《白蛇传》等。峨眉山民间传说故事大都简朴,富有趣味性、哲理性,能够给人以生活启迪。
峨眉山民间传说故事流传于广大群众中,以口头形式代代相传,得到传述人的不断加工丰富、提炼,成为极具地方特色的民间文学。
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和七十年代,峨眉山县文化馆就开始搜集峨眉山民间传说,已投资2万元编印了“中国民间文学集成”。
八十年代峨眉山乡土作家张承业等四人先后共投资8万多元,自筹出书或出版社投资9万多,出书12本。在峨眉河两岸雕刻峨眉山民间传说故事20个200幅,建设峨眉河文化长廊。建设“中国第一山”,从第一山亭——伏虎寺沿河建成展示峨眉山佛道悠久历史的文化长廊。
峨眉山佛道两家相争一千多年后,佛教发展,道教势力逐渐衰退,被佛家所包容,神话故事越来越少,峨眉山神话传说已失去了其存在发展的基础。
峨眉山民间传说故事的传承多是山中僧人、道人和当地农民。随着时间推移,许多老和尚、老道士都已作古,剩下的也年事已高,如僧人何智愚,已近90高龄,许多能讲述故事的农民也年老体弱,能讲述者越来越少,峨眉山民间传说故事失传的濒危性极高,亟待抢救保护。
峨眉山民间传说故事内容丰富,峨眉山上的山水,每个地名,每座小桥都有一个美丽的传说。自古以来,许多文人墨客被峨眉山神奇的传说故事所陶醉,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传世之作,在这些诗词楹联中有许多都反映了峨眉山的民间传说,如唐代大诗人李白《登峨眉山》、宋代诗人范镇《真人洞》等,而现今收集整理的内容有限,急需进行充分挖掘整理。
峨眉山民间传说故事是随着峨眉山人有史以来在口头和有文学发明后,或讲、或记、或“印本”传承下来的,它表达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理想和美好的愿望,是当时复杂的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在人民口头文字创作中的真情反映。它是记录峨眉山历史发展的典籍,是承载峨眉山风土人情,生活习惯的载体,对研究峨眉山的历史发展,挖掘仙山峨眉的文化内涵,起到积极的作用,2007年列入四川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