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扎染传统技艺

  • 发布时间:2020-02-02 13:31:50
  • |
  • 作者:峨眉山市文化馆
  • |
  • 阅读次数:521次

峨眉扎染是我国古代四川扎染(蜀缬)的一个分支,民间称为“蛾蛾花”、“狗足爪花”或“扎花”,其历史可追溯到秦汉。峨眉经济文化较发达,纺织印染业繁盛,扎染技艺在民间代代相传,成为当时主要的纺织品印染工艺。峨眉县志记载,在民国时期,峨眉有染整同业工会,县城有10家印染作坊,部分妇女在家将布扎结好,拿到染坊委托印染。当时峨眉印染业所用的染料,小部分有本地种靛生产,大部分来至于四川著名的蓝靛产地荣县。

上世纪50年代以后,机器印花取代手工印染,染坊逐步消失,进行扎染制作的妇女越来越少,峨眉扎染基本断代。上世纪80年代,四川美术学院钟茂兰教授对四川扎染进行了深入的田野调查,并在其著作《民间染织美术》一书中记载分析了峨眉扎染的艺术特色。由于其制作简便,是自制土布染出图案花形的主要手段,和当时的人们生活息息相关,扎染作为一种较为普遍的生活现象和文化现象,一直绵延了上千年。

峨眉扎染的特征,其一是纹样的线性特征,由繁密复杂的线条构成自由式的主题性单独纹样,这一造型特点不同于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扎染的 “点点花、满天星”的风格。其二是独特的扎结方法不同于其他地区的串针缝,峨眉扎染在扎结方法采用绞针缝,在棉布上沿着斜向上下穿针,使被针穿引的棉线紧密地斜缝在绘好的花纹线条上,等染后拆线,正面与反面都留下绞缝后的线条,全部是由斜向的短线组成长线条,能清晰地看见针法,手工的痕迹很强烈绞针形成的灰白相间的效果非常别致,还有一种是在基本绞针针法上的一种变异,在线纹下面嵌一条比较粗的麻线或稻草,一面绞扎,同时注意将麻线准确地嵌于下面,这样利于把绞线拉紧,染后折线,白的线条显得较宽而整洁。疙瘩针则是用麻线沿图案的轮廓线依次缝结出一个个小疙瘩,小疙瘩抽紧后染色就会留出细小的白点,白点的不断延伸就形成了变化丰富的线条,使整个图案充满朦胧灵动之感。这两种独特的扎结针法是峨眉扎染的重要特征。

峨眉扎染在内容上集中体现了汉文化的特点,体现了汉文化中对传统图形语言中讲求“言必称意,意必吉祥” 的创作原则,充分体现了吉祥寓意的特点,以莲花、牡丹、菊花、凤凰、鹭鸶、绶带鸟、狮子等祥瑞图案,表达出人们祈求生活幸福、爱情美满、富贵长寿等心理愿望。

峨眉扎染历史悠久,工艺独特,是峨眉人精神文化和艺术生活的表现形式,是峨眉染织业和民间工艺发展的历史依据,留住它就为后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

 2e138bcddc728b98e5e767c1fc9e857.jpg?v=1726774829126009cf96708a2a5a9f7918f4d30f1391.jpg?v=1726774829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