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通臂拳

  • 发布时间:2020-02-02 15:16:07
  • |
  • 作者:峨眉山市文化馆
  • |
  • 阅读次数:248次

通臂拳在民间长期碾转流传中,逐渐形成了“通臂猿猴”、“白猿通臂”等套拳,清代改为“六合通臂”,现传流于成都、重庆、攀枝花等地。而今的通臂拳中,虽然还有“猿猴出洞”、“猢狲撩阴”、“醉猿探臂”,“白猿献果”等动作,但已逐渐舍去猿猴形象,重在揣摩猿猴特征造拳,发力时“通肩”、“通臂”,于闪、展、腾、挪、拍、起伏转折中,表现胸背吞吐、甩膀抖腕、双臂交换劈、拧腰切胯等特点,勾手的动作比例占得银少,所以它跟猴拳还有明显的差异。通臂除拳术外,还有通臂功、通臂掌、通臂连环刀通臂连环棍、  白猿奇势大小连环,以及白猿刀、双刀、花枪、双剑、单剑。短剑等练法。

此拳动作讲究腰切胯,吞肚虚胸,肩臂松顺,甩膀抖腕,伸长击远,立轮成贺,上下左右缠护不断。其静似绵羊,动如猛虎,快速灵活,舒展大方,气势连串,神形兼备(鹰神猿目);起落转换,劲势不断,关节松录,柔中寓刚,体态轻捷,发动在瞬变之间,实发力强,劲力饱满。击拍要求冷弹柔进,脆快沉长,坚韧交错,腰背发力,力点准确。技术法则要求周身上下|四肢,以及指、腕、臂、肘、肩、跨、足、膝等处,应三折九扣,五护八断。

2.2019年6月,峨眉通臂拳展示,拍摄者:林立.jpg?v=1743790351946